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文章
-
- 研究发现 AI 回复过于友好而很容易分辨 (0)
- X 的算法放大极右翼账户 (0)
- 苹果下架 Blued 和翻咔 (0)
- 律师用 AI 生成虚假案例屡禁不止 (0)
- 伊朗遭遇空前的旱情 (0)
- KeePassXC 不会加入 AI 功能 (0)
- 服用褪黑素可能有风险 (0)
- Python 基金会在放弃美政府的 150 万美元拨款后收到了大量捐款 (0)
- AI 不是裁员的原因,巨额 AI 支出才是 (0)
- 美国就业状况发生改变 (0)
热门评论
- 不完备定理无法证明不是模拟 (1 points, 一般) by scottcgi 在 2025年11月01日11时26分 星期六 评论到 数学证明否定宇宙是模拟的
- 样本数太少 没有参考意义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9月22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梵蒂冈的 Flathub 软件包人均安装量最高
- 杞人忧天 (1 points, 一般) by cnma_001 在 2025年08月15日12时04分 星期五 评论到 你一生中被小行星砸到的概率
- 垃圾Paypal... (1 points, 一般) by devfsdvyui 在 2025年07月17日20时1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Valve 在支付公司压力下移除部分成人游戏
- 建议下次不要用动漫这种容易误解的词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50041775 在 2025年07月09日15时2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Netflix 称其全球订户有五成看动漫
- 所以应该吃生肉吗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7月09日13时2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研究称加工肉没有食用的安全量
- 居然只有95%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30日13时0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日本争议夫妇别姓法案
- 搞反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25日18时4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智能手机是人类的寄生物
- 中心思想归纳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5年05月15日10时3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研究发现要求 AI 聊天机器人给出简洁答案会显著增加幻觉可能性
- 希望能比印度猴子写得好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5月06日13时21分 星期二 评论到 微软 CEO 声称该公司三成新代码是用 AI 写的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 发表研究报告,他们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病毒株 Omicron 在光滑及凹凸不平物件表面的稳定性,远高于原始株,Omicron 变异株在光滑表面上七天内仍具有一定传染力。“这项研究结果再次提醒我们,经常彻底洗手,利用 1:99 稀释漂白水清洁家居,尤其是有确诊者的家庭,能有效减低被污染物感染的风险。”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及公共卫生实验室科学分部主任潘烈文称。他亦是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港大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比较了 Omicron BA. 1 SARS-CoV-2 变异株及原始株在五种不同物料表面上的稳定程度,分别是不锈钢、聚丙烯、玻璃、纸巾及打印纸。结果发现 Omicron BA. 1 SARS-CoV-2 变异株在不锈钢、聚丙烯及玻璃表面存放后七天,仍具有一定的传染力;原始株则于第四天已失去传播能力(三个玻璃样本中,只有一个例外)。而在纸巾及打印纸表面,Omicron BA. 1 SARS-CoV-2 变异株于存放后 30 分钟,同样具有轻微的传染力;但原始株在 5-15 分钟后,也丧失了传播能力。
曾生活在印度洋小岛上的一种已灭绝老鼠可能会让科学家复活更著名灭绝动物——如猛犸象的梦想彻底破灭。圣诞岛大鼠在 100 多年前消失,研究人员现在表示,即使是其最详细的基因组也不够完整,无法让它复活。未参与研究的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生态学家 Douglas McCauley表 示,这项工作展示了科学家距离通过对近亲基因进行改造复活已灭绝的物种“是多么接近——但又仍然是多么毁灭性的遥远”。为了让一个已灭绝物种复活,科学家首先需要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然后编辑一个活的近亲物种的 DNA 匹配它。接下来的挑战是用修改后的基因组制造胚胎、并将它们植入活体代孕母体。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对大约 20 种灭绝物种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其中包括洞熊、旅鸽以及几种猛犸象和恐鸟。目前还没有人报告在活体亲缘物种中重新创造出已灭绝基因组。
在新研究中,哥本哈根大学的演化遗传学家 Tom Gilbert 认为最好从小处着手。他推理道:“如果我们想尝试如此疯狂的事情,为什么不从一个简单的模型开始?”因此,他与汕头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林剑青及同事将注意力放在圣诞岛大鼠(Rattus macleari)身上,这种老鼠于 1908 年从位于澳大利亚以西约 1200 公里处的小岛上消失。McCauley 表示,鉴于它与褐家鼠的密切关系,该物种“应该是一个梦幻般的‘去灭绝’(译注,又称物种复活)候选者,”褐家鼠是一种经过充分研究的实验室动物,具有完整的基因组序列,科学家已知道如何修改基因组序列。
Gilbert 和 Lin 从两只保存完好的圣诞岛大鼠的皮肤上提取了 DNA,对其进行多次测序,获得尽可能多的基因组。他们做了 60 多次测序。古老的 DNA 只能以小片段的形式存在,因此团队使用褐家鼠的基因组作为参考,以尽可能多地拼凑已绝迹鼠的基因组。Lin、Gilbert和他们的同事在《当代生物学》上报告称,比较这两种基因组发现,圣诞岛大鼠的基因组仍有 5% 的缺失。估计这种老鼠有 3.4 万个基因,丢失的序列大约有 2500 个。Gilbert 表示:“我很惊讶。”比如找回的 DNA 包括圣诞岛大鼠特有的圆耳基因,但是重要的免疫系统和嗅觉基因要么缺失,要么不完整。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演化生物学家 Victoria Herridge 表示,这项工作“确实凸显出(去灭绝)工作的困难,甚至可能是荒谬的。”Herridge 表示,很多缺失的基因让每个物种都独一无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和黑猩猩以及倭黑猩猩的基因组差异只有1%。
在新研究中,哥本哈根大学的演化遗传学家 Tom Gilbert 认为最好从小处着手。他推理道:“如果我们想尝试如此疯狂的事情,为什么不从一个简单的模型开始?”因此,他与汕头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林剑青及同事将注意力放在圣诞岛大鼠(Rattus macleari)身上,这种老鼠于 1908 年从位于澳大利亚以西约 1200 公里处的小岛上消失。McCauley 表示,鉴于它与褐家鼠的密切关系,该物种“应该是一个梦幻般的‘去灭绝’(译注,又称物种复活)候选者,”褐家鼠是一种经过充分研究的实验室动物,具有完整的基因组序列,科学家已知道如何修改基因组序列。
Gilbert 和 Lin 从两只保存完好的圣诞岛大鼠的皮肤上提取了 DNA,对其进行多次测序,获得尽可能多的基因组。他们做了 60 多次测序。古老的 DNA 只能以小片段的形式存在,因此团队使用褐家鼠的基因组作为参考,以尽可能多地拼凑已绝迹鼠的基因组。Lin、Gilbert和他们的同事在《当代生物学》上报告称,比较这两种基因组发现,圣诞岛大鼠的基因组仍有 5% 的缺失。估计这种老鼠有 3.4 万个基因,丢失的序列大约有 2500 个。Gilbert 表示:“我很惊讶。”比如找回的 DNA 包括圣诞岛大鼠特有的圆耳基因,但是重要的免疫系统和嗅觉基因要么缺失,要么不完整。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演化生物学家 Victoria Herridge 表示,这项工作“确实凸显出(去灭绝)工作的困难,甚至可能是荒谬的。”Herridge 表示,很多缺失的基因让每个物种都独一无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和黑猩猩以及倭黑猩猩的基因组差异只有1%。
NASA 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准备打开阿波罗任务宇航员敲入月球表面的第一根管子,它从 1972 年阿波罗 17 号任务——人类最后一次踏上月球以来一直保持密封状态。阿波罗 17 号任务带回的未密封管于 2019 打开。里面保存有月球土壤层样本,提供了在缺少空气的地方发生山体滑坡等问题的见解。现在打开的样本一直是密封的,除了岩石和土壤之外,它可能还含有气体。它可能含有在常温下会蒸发的、被称为挥发物的物质,例如水冰和二氧化碳。管子底部的材料在被收集的时候非常冷。样本中气体的含量估计非常低,因此科学家正使用一种被称为“歧管”的特殊装置,由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个团队设计,用于提取和收集气体。欧洲航天局(ESA)开发了另一种工具,用于刺破样本并在气体逸出时捕获它们。科学家将这种工具称为“阿波罗罐头开罐器”。打开和捕捉的精细过程已经开始,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内部样本管的密封似乎完好无损。穿刺过程正在进行之中,特殊的“罐头开罐器”已经准备好捕捉任何可能逸出的气体。如果样本中有气体的话,科学家将能使用现代质谱技术测定它们。质谱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测量分子的工具。这些气体也可以分成微小的样本供其他研究人员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建议乌克兰销毁存放在该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的高危病原体,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泄露”导致疾病在人群中传播。生物安全专家说,俄罗斯向乌克兰出兵以及对乌克兰城市的轰炸,增加了这些设施一旦受损将导致致病病原体泄露的风险。与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乌克兰拥有公共卫生实验室,研究如何减轻影响动物和人类的危险疾病的威胁,包括近年出现的新冠病毒。WHO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WHO 与乌克兰的公共卫生实验室已经合作了数年,以促进有助于防止“意外或蓄意泄露病原体”的安全措施。“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世卫组织强烈建议乌克兰卫生部和其他负责机构销毁高危病原体,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泄漏,”WHO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