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
- 笑看外挂 (1 points, 一般) by cnma_001 在 2025年04月03日13时4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韩国游戏工作室竞争开发星际争霸新作
- 一个数据参考 (1 points, 一般) by hhding 在 2025年03月31日09时06分 星期一 评论到 AI 数据中心太多了
- 非技术的说法 (1 points, 一般) by hhding 在 2025年03月31日08时56分 星期一 评论到 AI 数据中心太多了
- 主体错误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40402558 在 2025年02月24日21时10分 星期一 评论到 Starlink 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
- 先能过了小米高考再说 (1 points, 一般) by ooxx 在 2025年01月06日15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小米修改了引导程序解锁政策
-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2月18日18时0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司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较低
- BaD kEyBoArD: eXtRa SpAcE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10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高温环境可能加速衰老
- BaD kEyBoArD: tYpO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09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lge 宣布了新量子芯片 Willow
- 喵喵喵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33326472 在 2024年12月04日23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澳大利亚面临太阳能供大于求
- 懂了 这就去安装刺客信条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微软临时阻止安装刺客信条等育碧游戏的 PC 更新 Windows 11 24H2
脸盲症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普遍。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受脸盲症影响的人远比此前研究认为的要多——每 33 人中就有 1 人符合脸盲症的患病标准;每 108 人中有1人患重度脸盲症、每 47 人中有 1 人患轻度脸盲症。脸盲症是一种神秘的疾病,患者通常看不清别人的脸或者对别人的脸失去辨认能力。研究人员通过网络问卷和对 3341 人的实际测试展开研究。首先,研究人员会询问参与者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人脸辨认困难。然后研究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两项测试,以确定他们在认识新面孔或识别非常熟悉的名人面孔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公布的首批数据为早期星系形成提供了新的认知。红移是测量天体寿命的指标:由于宇宙扩张,遥远天体发出的光的波长会朝光谱的红端移动,图像颜色越红,天体的距离就越远。科学家曾在红移 z~6 的范围里发现了恒星质量有太阳 1 千亿倍的大质量星系,形成时间为大爆炸后 10 亿年左右,但比这更早的大质量星系一直很难发现。天文学家从韦伯望远镜的观测结果中筛选高红移(z = 6.5和z = 9.1)的候选体,寻找宇宙历史上最初 7.5 亿年里的大质量星系。他们发现了 6个候选大质量星系,质量最高达太阳的 100 亿倍,其中一个星系可能存在一个质量为太阳 1 千亿倍的恒星。观测到的星系质量超过了预期值。如果能得到光谱学验证,研究结果将证明在宇宙历史的早期,星系质量的增长比预期的要快很多。
在 Jocelyn Bell 于 1967 年发现第一颗脉冲星或中子星近六十年后,天体物理学家仍然不知道其内部物质构成。去年夏天,他们报告了至今观测到的最重的中子星——其质量相当于 2.35 倍太阳质量,此前最重的中子星为 2.08 倍于太阳质量。太阳的直径有 140 万公里长,而中子星只有 20 公里,将数倍的太阳质量塞入如此小的体积内,可以想象其密度有多高内部压力有多强。而仅银河系内可能就有数亿颗中子星。中子星的核心比原子核还要致密,理论学家不知道在核心中子是否能保持完整,或者还是分解成更小的粒子夸克。中子星的内部可能经历了新的物质状态变化,将夸克变成了更奇怪的东西如超子(hyperons)。
每到日落,部分植物会“入睡”,它们会卷起叶子和花朵,直到早上才再次展开。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感夜性”。现在科学家报告在有 2.5 亿年历史的植物化石上发现了至今最早的植物“入睡”证据。研究报告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研究团队观察到,在植物的叶片上,有一种新型的昆虫咬蚀结构,这些咬痕呈对称状排列于叶片中脉的两侧。从形态与大小看,叶片中脉一侧的咬痕总与另一侧的咬痕存在略微差异,而离中脉越近或离叶片基部越近时,两侧的咬痕差异越明显。与大量现生植物进行对比研究后,他们发现这些化石上的“虫眼”结构与现生植物叶片在夜晚合拢后被昆虫取食留下的结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