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文章
-
- 中国人才推动美国 AI 研究 (0)
- 中国卡车正迅速从柴油转向电动 (0)
- 逾 60 个警局装备了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 (0)
- 美国可能会在两个月内失去麻疹消除国地位 (0)
- 大脑处理不同语言的基本语音的方式相同 (0)
- 清华去年获得 AI 专利数超过 MIT、斯坦福、普林斯顿和哈佛的总和 (0)
- 冷冻妻子的男子结交新伴侣引发争论 (0)
- 惠普和戴尔禁用了部分电脑的 HEVC 硬件解码功能 (0)
- 微软公开 Zork 系列游戏源代码 (0)
- 美国 CDC 网页宣称疫苗与自闭症相关 (0)
热门评论
- 不完备定理无法证明不是模拟 (1 points, 一般) by scottcgi 在 2025年11月01日11时26分 星期六 评论到 数学证明否定宇宙是模拟的
- 样本数太少 没有参考意义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9月22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梵蒂冈的 Flathub 软件包人均安装量最高
- 杞人忧天 (1 points, 一般) by cnma_001 在 2025年08月15日12时04分 星期五 评论到 你一生中被小行星砸到的概率
- 垃圾Paypal... (1 points, 一般) by devfsdvyui 在 2025年07月17日20时1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Valve 在支付公司压力下移除部分成人游戏
- 建议下次不要用动漫这种容易误解的词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50041775 在 2025年07月09日15时2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Netflix 称其全球订户有五成看动漫
- 所以应该吃生肉吗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7月09日13时2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研究称加工肉没有食用的安全量
- 居然只有95%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30日13时0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日本争议夫妇别姓法案
- 搞反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25日18时4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智能手机是人类的寄生物
- 中心思想归纳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5年05月15日10时3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研究发现要求 AI 聊天机器人给出简洁答案会显著增加幻觉可能性
- 希望能比印度猴子写得好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5月06日13时21分 星期二 评论到 微软 CEO 声称该公司三成新代码是用 AI 写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激光冷原子方法制备成基于自旋的薛定谔猫态,其寿命达到分钟量级,有助于提升对自旋进动相位的测量灵敏度。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一种具有超长相干时间的薛定谔猫态。研究人员利用光晶格囚禁自旋为5/2的镱-173原子,通过控制激光脉冲对原子诱导非线性光频移,制备出由自旋投影为+5/2与-5/2两个态组成的叠加态。由于这两个态的磁量子数相距最远,所以它们的叠加态被称为薛定谔猫态。这种猫态具有增强的磁场灵敏性,同时在光晶格中感受到完全相同的光频移,处于“无消相干子空间”中,从而对光晶格的强度噪声和光斑形貌变化具有天然的免疫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猫态的相干时间突破了20分钟。通过Ramsey干涉测量法,研究人员证实了接近海森堡极限的相位测量灵敏度。
对人类来说,爱情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性格,外表,诱惑,各种各样的身体和社会暗示。蚊子则迟钝得多。交配在半空中进行几秒钟。而向雄性求爱只需要雌性拍打翅膀的声音。想象一下,当一个变化完全杀死蚊子的性欲时研究人员的惊讶。现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这就是它的全部。研究人员培育了失聪蚊子,发现雄性蚊子对交配完全没有兴趣。研究报告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研究结果可能对我们如何通过更好地控制蚊子载体(如埃及伊蚊)的数量来管理疾病传播产生重大影响。
发表在《基因组精神病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跟踪了苏格兰 Lothian Birth Cohorts 参与者从童年到 80 多岁的认知能力变化。研究表明,老年期智力测试分数约一半的差异可追溯到儿童期的认知能力;童年期和老年期认知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约为 0.7,这意味着老年期智力差异中接近一半在 11 岁时就已经存在;同龄人之间的脑衰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DNA 甲基化模式可预测死亡风险;童年期较高的智力与更好的生存率相关;基因对童年期与老年期智力的影响方式不同。研究人员指出,我们常常认为是老年期认知下降的“原因”,有时实际上是早期认知差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