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19日 20时53分 星期一
来自天渊
根据发表在 PLOS Climate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民主国家更环保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将污染外包给非民主国家。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曾指出,日本和德国等国减少了国内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却大幅增加了向中国等国转移的排放量。除了直接将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外部化,很多国家还采取了更间接的方式,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模式,将国内消费的大部分环境影响转移到海外。国际贸易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部分国家不再在国内生产高污染产品,而是从国外进口,从而有效地将环境负担转嫁给出口国。这些国家能减少国内污染,但将其后果外包给了其他国家。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自 1990 年代以来 160 多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污染外包和民主数据,给出了环境污染外包推动民主国家更出色环境记录的证据。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19日 18时51分 星期一
来自挽救计划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环境生命科学工程中心(SCELSE)和亚洲环境学院(ASE)领导的一项国际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早期亚洲人完成了最长的一次史前迁徙。这些史前人类在10多万年前漫游地球,可能步行超过2万公里,从北亚到达南美洲的最南端。这段旅程将需要几代人,花费数千年的时间。在过去,陆地也与现在不同,冰桥连接了某些区域,使这条路线成为可能。研究人员追踪了一段古老的迁徙之旅,这段旅程始于非洲,途经北亚,终点是现代阿根廷的火地岛,火地岛被认为是地球上人类迁徙的最后边界。通过比较共同祖先的模式和随时间积累的遗传变异,该团队能够追踪群体如何分裂、移动和适应新环境。这些模式使研究人员能够重建古代迁徙路线,并估计不同种群何时分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先锋群体克服了极端的环境挑战,完成了数千年的旅程。 这些早期移民大约在1.4万年前抵达南美洲西北端,即现在的巴拿马与哥伦比亚的交界处。从这个关键的切入点出发,人口分成了4个主要群体:一个留在亚马孙流域,而其他的则向东移动到干旱查科地区、向南移动到巴塔哥尼亚冰原,以及穿行在亚洲以外最高的山脉——安第斯山脉的山谷中。

太空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19日 18时46分 星期一
来自星际归途
天文学家观察到一颗巨大的年轻恒星名为 HW2,正在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快速成长,每年增加的质量相当于两颗木星的质量,这项发现不仅让人惊叹这颗恒星的食量,也为我们理解大质量恒星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重要线索。HW2 距离地球约 2,300 光年,质量为太阳的 10~20 倍,位于造父座A(Cepheus A)的恒星形成区域中心,这里充满着浓密的气体与尘埃。研究显示 HW2 吸积盘中的气体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内坍缩,以惊人的速度为恒星提供养分,相当于每年约两个木星的质量,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恒星增长率之一。更有趣的是,科学家还发现这个吸积盘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其东侧的气体量比西侧高出两倍,湍流也更强烈。这种现象可能是由附近的丝状气体和尘埃流汇聚而成。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种解释,表明这种气流可以将年轻恒星与其周围的包层连接起来,充当供应线,向吸积盘输送新鲜物质以维持恒星的生长。相关研究成果即将发表于《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

生物技术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19日 10时43分 星期一
来自神秘世界的人
许多哺乳动物都有橘色变种——如老虎、金毛犬、红毛猩猩和红发人类——但只有家猫的橘色特征与性别相关,且更多出现在雄性身上。从雄性橘猫占多数这一现象,科学家推测这种被称为"性连锁橘色"的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任何携带该突变的雄性猫都会呈现全橘色,而雌性猫需要两条X染色体都携带该突变才会全橘——这种情况更为罕见。携带单拷贝突变的雌猫会呈现部分橘色——要么是玳瑁斑纹,要么是橘黑白相间的三花图案。这是由于雌性特有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现象,即每个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被关闭。这导致色素细胞形成镶嵌图案,部分表达性连锁橘色特征,部分则不表达。研究人员在 X 染色体上寻找雄性橘猫共有的变异,发现一个变异增加了 Arhgap36 基因在色素细胞中的异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