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9月26日 23时35分 星期五
来自天堂的喷泉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白蚁会主动清理危害其培育的鸡枞菌的有害菌。肥大齿白蚁(Odontotermes obesus)等会培植真菌的白蚁与一种名为“鸡枞菌”(Termitomyces)的真菌保持着至关重要的共生关系;这些白蚁会在一种名为菌圃(comb)的特殊营养基质中培育这种真菌;菌圃既能给予白蚁可靠的食源,也可为鸡枞菌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这些富含营养的菌圃也会吸引真菌型杂草的入侵,尤其是生长迅速的伪炭角菌(Pseudoxylaria):如果任其发展,伪炭角菌很快会反客为主。研究人员发现,在面对小规模感染时,白蚁会主动从受污染的菌圃中移除伪炭角菌,并将其埋在土壤团块(boluses)之下;这可有效地将该有害真菌隔离在缺氧的土壤环境中,从而抑制其进一步生长。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白蚁会将感染菌圃与健康菌圃完全隔离,并在必要时将整个感染部分埋入土块之中以遏制该威胁。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9月26日 18时45分 星期五
来自忽然七日
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依赖超级计算机去模拟宇宙的宏大结构,但一款名为 Effort.jl 的新开源工具正改变这一现状。意大利和加拿大研究团队开发了模拟器 Effort.jl,模拟复杂宇宙模型如 EFTofLSS 如何响应。他们的测试显示,Effort.jl 只需几分钟即可在标准笔记本电脑上提供具有相同精度的结果。这项突破性技术将神经网络与物理知识的巧妙运用相结合,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时,大幅缩短了计算时间。Effort.jl 源代码发布在 GitHub 上,采用 MIT 许可证。

生物技术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9月26日 14时06分 星期五
来自漂流在时间里的人
Maria Branyas 能活到 117 岁的原因之一是她拥有异常年轻的基因组。Branyas 于 2024 年去世,当时她是世界最长寿的人,她去世前提供了自己的血液、唾液、尿液和粪便样本供科学家研究。科学家分析后发现,她体内细胞的生物年龄看起来比她的实际年龄更年轻。她晚年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心血管健康状况极佳,炎症水平极低。她的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指标与更年轻的人​​群相当,她的“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极低,“好”胆固醇水平极高。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解释她健康状况如此出色的和寿命如此高。科学家还发现,她的染色体末端端粒异常短。非常短的端粒可能为她带来了优势。科学家认为她体内细胞的短寿可能阻止了癌症的增殖。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9月26日 13时22分 星期五
来自时间回旋
研究人员使用来自《Science》及其姊妹期刊《Science Advances》内部数据,统计了超过 11 万份论文投稿,其中《Science》投稿接近7万份。结果显示《Science》对所有论文的平均接受率为6.1%。然而在国家层面上,差距异常明显:中国学者的论文接受率只有 2.3%,而美国与加拿大学者则达到 8.3%。此外机构知名程度、共同作者的数量,乃至学科主题,都在无形中塑造着论文不同的命运。调查发现,知名机构的论文更受《Science》青睐。知名程度处于“第一或第二梯队”的机构,论文接受率为 11.6%;而“最末梯队”的机构,接受率仅为 3.4%。共同作者越多,论文接受率越高。有 10 位或更多作者的论文接受率为 9.9%,有 1~5 位作者的论文接收率仅为 3.3%。调查人员将论文主题分为十大类,某类论文的接受率为9.6%,而另一类的接受率仅为 1.7%。调查还揭示了另一个重要事实:论文的命运往往首先掌握在编辑手中。许多稿件甚至还没进入同行评审,就已经被挡在“第一道门”之外。统计分析显示,编辑的初筛比审稿人给出的建议更能影响稿件是否最终被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