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6月01日 00时26分 星期六
来自帕迪多街车站
被称为革兰氏阴性菌的病原体能迅速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现有的少数治疗药物虽然能杀死它但也会破坏有益的肠道细菌。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抗生素能选择性的杀死革兰氏阴性菌,同时不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人员瞄准了已知能抑制 Lol system 的化合物,Lol system 是革兰氏阴性菌独有的一组蛋白质,此类化合物能抑制蛋白质但无法杀死细菌。研究人员调整化合物制造出被称为 lolamicin 的新化合物,根据细菌之间的 Lol 蛋白质差异选择性的杀死致病菌而不会伤害非致病菌。实验室小鼠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还显示 lolamicin 不会显著改变肠道微生物群。

医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31日 16时47分 星期五
来自冲破黎明
长久以来,癌症被视为现代生活中的疾病。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医学研究揭示,古埃及医生在 4000 多年前就可能已经尝试通过手术来治疗癌症。这一发现不仅重写了我们对古代医学的认识,还为癌症治疗的历史增添了新的篇章。最新研究集中在一个保存在英国剑桥大学达克沃斯实验室的古老头骨上,这个头骨属于一位30至35岁的男性,其表面疤痕和肿瘤疤痕提供了线索。通过对这个头骨进行数字显微镜检查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研究人员发现了肿瘤周围的切割痕迹。这些痕迹表明,古埃及医生可能使用锋利的金属工具进行了切除肿瘤的手术。除了首个头骨外,科学家们在达克沃斯收藏的第二个头骨中也发现了癌症病变。这个头骨属于一位至少 50 岁的成年女性,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64 年至公元前 343 年。

NASA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31日 16时31分 星期五
来自白玫瑰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红移值超过 14 的星系,它是已知最遥远的星系。被称为 JADES-GS-z14-0 的星系红移值高达 z=14.32,远超此前的记录保持者——红移值 z=13.2 的 JADES-GS-z13-0。其年龄距离创世大爆炸不到 3 亿年。该星系直径逾 1400 光年,其光主要来自于年轻恒星而不是超大质量黑洞。光谱分析显示其存在氢和氧,这意味着在观测到它之前该星系已经经历了多代大质量恒星。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31日 14时28分 星期五
来自神秘博士:侧影
日本政府正在推动让所有公共资助的研究论文开放获取。日本科学部本月开始向大学拨款建造所需的基础设施,让研究论文在全国范围内免费阅读。从 2025 年 1 月起所有接受政府资助的研究人员都必须免费公开其论文。此举旨在加强研究信息的长期可追溯性,促进二次研究和推动合作。日本是首批在开放获取上取得显著进展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首批制定全国开放获取计划的国家。美国在 2022 年宣布了开放获取规定,所有人纳税人资助的研究到 2026 年必须开放获取。日本已经推出了自己的预印本服务 Jxiv,但至今论文预印本还很少,日本学者 Kazuki Ide 表示,原因是大部分研究人员尚未有发布预印本的习惯,以及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Jxiv 的存在。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30日 15时53分 星期四
来自伊卡狛格
根据发表在《PLOS B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大脑简单通过声学特征区分音乐和语言的声音。研究人员表示,音乐和语言在音调、音色、声音质感等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他们使用赫兹(Hz)来表示声音的节奏或变化周期。一首歌音量或响度随时间的变化(调幅)相对稳定在 1Hz—2Hz。相比之下语言的调幅通常是 4Hz—5Hz,这意味着它的音量经常变化。研究团队进行了 4 个实验,让 300 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同的调幅和规律。结果显示,人类的听觉系统使用非常简单且基本的声学参数来区分音乐和语言:对参与者来说,速率较慢(小于 2Hz)且调幅较规则的音频听起来更像音乐;而速率较快(4Hz)且调幅较不规则的音频听起来更像语言。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30日 15时12分 星期四
来自加速世界12:红色徽章
长久以来,生育孩子这件事一直属于年轻人。研究人员估计,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女性通常会在 20 岁前或 20 岁出头时怀上第一胎,稍后就不再生育。近几十年里,人们成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自 1970 年代起,美国女性开始养育孩子的平均年龄从 21 岁推迟到了 27 岁,韩国女性甚至高达 32 岁。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女性生孩子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或即将超过 30 岁。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 Rama Singh 认为,随着生育越来越晚,女性的更年期也可能会越来越晚。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自人类起源开始,更年期的年龄一直稳定在 50 岁左右。但 Singh 认为,没有什么坚不可摧的生物学定律能够把女性的生育年龄固定在这个范围,按照这种晚育的趋势,也许更年期在数十万年后就彻底不存在了。

太空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9日 23时56分 星期三
来自钢之色
地球附近的超新星爆发可能比我们预计的更频繁发生。天文学家从深海海底古代沉积物中发现了两层高比例的铁 60 同位素,它们都代表着地球被附近超新星轰炸的记录。天文学家认为,发生爆炸的超新星来自于天蝎座和人马座星协(Scorpius-Centaurus Association),目前距离地球约 390-470 光年,该区域的恒星大多质量巨大,在生命末期会发生超新星爆发。铁 60 同位素最近的两次峰值被认为来自该区域的两颗超新星,它们分别在 230 万年前和 150 万年前爆炸,当时距离地球 300 光年。这意味着大约每隔数百万年,就有一颗附近的超新星向地球喷射放射性物质。最近的超新星爆发时,现代人类还没有诞生,但近亲如南方古猿阿法种已经存在,它们有可能在白天就看到明亮的超新星。

USA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9日 22时55分 星期三
来自异形:痛苦之河
2022 年夏天,一家人聚在南达科他州吃了一顿特别的晚餐——烤熊肉串。黑熊是当年 5 月从加拿大捕获的。因为没有肉类温度计,他们主要靠肉的颜色判断有没有烤熟。部分熊肉被发现没烤熟而重新烤。吃完饭他们回到各自的家。几天后,家庭成员开始生病。一名 29 岁的男性在 17 天内四次就医两次住院,他的症状包括发烧、严重肌肉疼痛、眼周肿胀、高水平抗感染白细胞等。他第二次住院时透露了吃熊肉的信息,医生随后确认他感染了罕见旋毛虫病。旋毛虫病在人类身上非常罕见,2016-2022 年间美国共记录到 7 起涉及 35 个病例,大多与食用熊肉有关。一旦被食用,旋毛虫会逐渐侵入到全身,包括心脏和大脑。在八名吃过熊肉的家庭成员中,六人感染旋毛虫,3 人住院,3 人幸运的在无需治疗的情况下康复。美国疾控中心分析了剩下的冰冻熊肉,发现仍然有活着的旋毛虫。这种旋毛虫非常耐冻。卫生专家建议,如果真要吃野生动物,那么至少需要购买肉类温度计,确保肉煮熟,温度超过 74 摄氏度。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9日 17时11分 星期三
来自火星之剑
小鼠研究发现,运动有助于消除创伤记忆。研究报告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上,这项发现或有助于 PTSD 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通过经历或看到创伤性事件而触发,如自然灾害、严重事故或袭击。在全球范围内,约 3.9 %的普通人群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其症状包括生动的闪回和回避行为,比如远离那些让他们想起创伤性事件的地方或推开人。在小鼠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海马体中神经发生(形成新神经元的过程)是如何影响恐惧记忆的能力的。海马体是大脑中一个对形成与特定地点和环境相关的记忆很重要的区域,它每天在一个叫做齿状回的区域产生新的神经元。研究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给小鼠两次强烈的电击让其产生类似 PTSD 行为,然后探索是否可通过运动缓解,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神经发生。双电击小鼠被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配有跑步轮。四周后,这些小鼠的海马体中新形成的神经元数量增加,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行为不那么严重。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9日 00时34分 星期三
来自梦蛇
爱因斯坦又一次预测正确。牛津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证实爱因斯坦关于黑洞的一个关键预测。他们利用 X 射线数据首次证明黑洞周围存在一个“暴跌区域”,即物质停止围绕黑洞旋转,而直接落入的区域。此外,他们还发现,该区域产生了银河系观测到的最强引力。爱因斯坦理论指出,由于粒子离黑洞足够近,不可能遵循圆形轨道。相反,它们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朝黑洞俯冲。几十年来,天体物理学家一直在争论所谓的“暴跌区域”是否可探测。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 NASA 的天基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和中子星内部成分探测器收集的 X 射线数据,更好地了解了黑洞产生的力,首次确认探测到了这一“暴跌区域”。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8日 17时03分 星期二
来自星火
根据发表在《Gene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你会在穿过的每一件衣服上留下微生物指纹,该指纹能保存数个月,可用于识别唯一穿着者的身份。皮肤表面的细菌群是独一无二的,还能转移到其他人和环境中。在实验中,两名澳大利亚的志愿者穿着棉质 T 恤 24 小时,然后放置在受控环境中 6 个月。对照组是未穿过的 T 恤。研究人员收集了不同时间点的样本,送到意大利进行微生物 DNA 提取,然后在英国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志愿者将独特且可识别的微生物转移到了衣服上,能稳定保存 180 天。犯罪现场的任何衣服都可为调查提供关键证据,可揭示穿着者的性别、职业、收入、社会地位、政治、宗教或文化背景,甚至婚姻状况等信息。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7日 18时06分 星期一
来自伊卡狛格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乌鸦能数到四。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训练该校神经生物学研究所饲养的三只食腐乌鸦,让鸟在看到屏幕上的阿拉伯数字或听到特定声音信号时发出一到四声叫声。叫完后这些鸟通过啄屏幕上的一个键来确认它们已经完成了任务。乌鸦发出正确数量的叫声就会得到奖励;失败没有奖励。在数千次的试验中,乌鸦通常会发出正确数量的叫声。研究显示乌鸦喜欢数字 1 不喜欢 4,乌鸦会拒绝发出声音表示对 4 的厌恶,干脆直接轻啄屏幕来结束试验。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一些鸟类利用发声的数量来传达生态信息的观点,比如捕食者的存在和食物的数量。事实上,乌鸦的声音计算能力与人类幼儿相似,科学家们说,这可能是真正计数的“进化先驱”。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7日 15时50分 星期一
来自超能第七感·碰撞
当 Google DeepMind 在《自然》期刊上发表论文透露最新的蛋白质预测 AI 工具 AlphaFold3 时,它没有像公布 AlphaFold 之前版本那样公开代码,这在科学界引发了争议。逾 600 名科学家联署发表公开信,称不透明不符合科学进步的原则。《自然》也发表声明,表示它支持开放科学研究,但同时也承认私营部门支持了大部分全球研究,而由此带来的发现很多仍然是私有的。哥伦比亚大学的 Mohammed AlQuraish 表示不希望研究能力被私有系统锁定,正在开发 AlphaFold3 的开源版本,希望年内完成。在引发争议一周之后,DeepMind 逆转了立场,宣布将在六个月后向科学研究提供 AlphaFold3 的代码和权重。

太空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5日 23时34分 星期六
来自羊毛战记
天文学家在 40 光年外发现了一颗潜在宜居的类地行星。该行星被命名为 Gliese 12b,其表面温度可能适合液态水存在,潜在适宜生命生存。Gliese 12b 的大小与地球相似,或类似金星略小于地球。其表面温度约为 42C。它的母星是一颗位于双鱼座的冷红矮星 Gliese 12,为太阳的四分之一,表面温度约为太阳的 60%。以从母星接收到的光量而言,它相当于位于金星和地球之间。NASA 表示该天体是韦伯太空望远镜未来进一步观测的优秀候选目标。

太空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4日 23时52分 星期五
来自异形:悲伤之海
欧洲航天局(ESA)的欧几里得望远镜于去年 7 月 1 日发射,以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名字命名,它的轨道位置是日地之间的拉格朗日 L2 点,距离地球 160 万公里。它的任务是测绘宇宙中暗物质的大尺度分布结构,并确认暗能量的性质。望远镜的口径为 1.2 米,它主要通过近红外光波长观测宇宙。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在猎户座星云发现了数十颗流浪行星,也就是它们没有母星。首批科学结果仅仅来自于 24 小时的观测。它在可见光下观测了 1100 万个天体,在红外线下观测了 500 万个天体。它发现的流浪行星年龄仅为 300 万年,在宇宙尺度上非常年轻,其大小至少为木星的 4 倍。望远镜是通过它们发射出的热量将其识别的,它们会一直流浪,除非被附近的恒星捕获。天文学家以前也发现过流浪行星,但规模没有这次这么大。

生物技术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4日 14时37分 星期五
来自2061:太空漫游
伦敦国王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数千个源自古代病毒感染的 DNA 序列在大脑中表达,其中一些序列导致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易感性。大约 8% 的人类基因组是由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s)序列组成的,它是几十万年前发生的古代病毒感染的产物。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这些“化石病毒”只是垃圾 DNA,在体内没有重要功能。然而由于基因组学研究的进步,科学家现在发现了这些化石病毒在我们 DNA 中的位置,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何时表达以及它们可能具有的功能。新研究分析了涉及数万人的大型遗传研究数据,包括有和没有精神健康状况的人,以及来自 800个 人的尸检脑样本的信息,以探索与精神疾病相关的DNA变异如何影响 herv 的表达。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3日 17时20分 星期四
来自梦海
根据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遍布世界的蟑螂德国小蠊起源于南亚。1776 年瑞典生物学家 Carl Linnaeus 是第一位在欧洲描述蟑螂的科学家,他将其命名为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因此人们认为蟑螂起源于德国。哈佛大学的 Qian Tang 和同事分析了从 17 个国家收集的 281 只德国蟑螂的基因组,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乌克兰和美国。他们利用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计算不同种群可能建立的时间和地点。他们发现,与德国蟑螂最近的近亲可能是生活在南亚的亚洲小蠊,德国小蠊可能是在 2100 年前分离出来的,1200 年前从南亚向东传播,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火星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3日 17时07分 星期四
来自发条人偶
欧洲航天局(ESA)的火星漫游车 Rosalind Franklin 将首次使用镅的放射性衰变提供动力。ESA 的火星任务最初是和俄罗斯航天局合作的,但在俄入侵乌克兰之后 ESA 取消了合作。它此前依赖俄罗斯或美国提供使用 钚-238 的放射性同位素加热装置(RHUs),它从 2009 年起决定研究自己的 RHU。ESA 的 RHU 是世界首个使用镅-241 的同位素加热装置。镅-241 是钚衰变的副产品,功率低于钚,但更丰富更便宜。这意味着 ESA 的 RHU 需要更多的镅-241,但总体上更便宜。

NASA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3日 16时17分 星期四
来自王朝启示录
NASA 宣布,自去年 11 月发生故障以来旅行者 1 号恢复了科学数据的发送,它向地球发送回了其四台科学仪器中的两台的数据,地面团队正在重新校正其余两台仪器。旅行者 1 号距离地球约 240 亿公里,自去年 11 月 14 日起一直向地球传输无法解读的信息。上月初工程师判断是内存损坏导致了问题。发生故障的存储器组位于飞船的飞行数据系统(Flight Data System 或 FDS)。4 月 18 日 NASA 团队将补丁发送到 FDS 内存中的新位置,4 月 20 日他们收到了回复,确认修复有效。5 月 17 日,NASA 团队发送指令让旅行者 1 号恢复发送科学数据,从发送到收到回复需要约 2 天时间。旅行者 1 号科学仪器中的电浆波系统(Plasma Wave System)和磁力计发回了科学数据,另外两台宇宙射线系统和低能带电粒子仪还需等待。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5月23日 14时45分 星期四
来自最后一个阿特兰蒂斯人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田鼠的一夫一妻制与激素生成细胞相关。鹿鼠(Peromyscus maniculatus)和田鼠(Peromyscus polionotus)是近亲,但前者滥交,而后者却是一夫一妻制。为什么它们的行为如此不同?研究人员检查它们的肾上腺。田鼠的肾上腺比鹿鼠重六倍。对肾上腺细胞的遗传分析显示,名为 Akr1c18 的基因在田鼠中比鹿鼠活跃得多。这种基因编码的酶有助于产生一种很少被研究的激素,即 20⍺-OHP,,这种激素也存在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研究人员观察到,20⍺-OHP 激素的增加促进了两种小鼠的养育行为。新发现为人类的育儿行为和挑战提供了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