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文章
-
- 特朗普赦免赵长鹏 (0)
- 耐药菌发展速度快于抗生素 (0)
- 富士通推出了内置蓝光光驱的新笔电 (0)
- 无人机被用于投箭射杀动物 (0)
- Django 6.0 beta 1 释出 (0)
- ROG Xbox Ally 的 Linux 性能超过 Windows (0)
- 亚马逊上草药类书籍可能多达 82% 是 AI 写的 (0)
- CS2 饰品暴跌市值蒸发逾 30 亿美元 (0)
- 新晋诺奖得主开发出持久性调节性T细胞 (0)
- 2023 年海洋热浪导致佛罗里达造礁珊瑚功能性灭绝 (0)
热门评论
- 样本数太少 没有参考意义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9月22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梵蒂冈的 Flathub 软件包人均安装量最高
- 杞人忧天 (1 points, 一般) by cnma_001 在 2025年08月15日12时04分 星期五 评论到 你一生中被小行星砸到的概率
- 垃圾Paypal... (1 points, 一般) by devfsdvyui 在 2025年07月17日20时1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Valve 在支付公司压力下移除部分成人游戏
- 建议下次不要用动漫这种容易误解的词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50041775 在 2025年07月09日15时2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Netflix 称其全球订户有五成看动漫
- 所以应该吃生肉吗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7月09日13时2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研究称加工肉没有食用的安全量
- 居然只有95%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30日13时0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日本争议夫妇别姓法案
- 搞反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25日18时4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智能手机是人类的寄生物
- 中心思想归纳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5年05月15日10时3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研究发现要求 AI 聊天机器人给出简洁答案会显著增加幻觉可能性
- 希望能比印度猴子写得好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5月06日13时21分 星期二 评论到 微软 CEO 声称该公司三成新代码是用 AI 写的
- 如果这么干的话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4月28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苹果计划将印度制造的 iPhone 出口到美国以避开关税
在《布莱恩的一生(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中,反罗马组织的领袖 Reg 愤怒的质问:“罗马人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现场的围观者小心翼翼的回答:水渠、卫生...Reg 不得不修改他的问题:“除了卫生设施、医药、葡萄酒、公共秩序、灌溉、马路、淡水系统和公共卫生之外,罗马人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根据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还有铅中毒。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属加工业造成的大规模铅污染导致了整个欧洲的居民认知能力出现了下降。铅被广泛用于水管和烹饪锅,被用于保存和增甜葡萄酒。研究人员利用北极钻取的冰芯分析了罗马时代大气中的铅污染水平。冰芯提供了从公元前 500 年到公元 600 年大气中铅含量的时间线。结果显示,罗马帝国崛起后,公元前 15 年左右铅污染水平开始急剧上升,高铅污染水平一直持续到罗马和平(Pax Romana)走向结束。研究人员估计,期间帝国向大气排放了逾 50 万吨的铅。他们随后利用大气模型研究了铅污染在欧洲的扩散,计算了铅在儿童体内的积累,以及铅中毒对他们 IQ 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儿童血液中铅含量可能上升了每分升 2.4 微克,IQ 值因此下降 2.5 到 3 点。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人口逾 8000 万,意味着约四分之一世界人口可能遭受铅污染的影响。大气中的铅污染在罗马帝国后出现了下降,在中世纪盛期(High Middle Ages)后又开始上升,工业革命以及含铅汽油的广泛使用又导致了铅污染大幅提升。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在 2021 年的数据,随着含铅汽油被禁,1-5 岁儿童血液中的铅含量从 15.2 微克/分升下降到 2016 年的 0.83 微克/分升。
2021 年 50 名参与者在早餐期间吞下了一个拇指关节大小的胶囊。胶囊穿过胃、小肠和大肠,沿途收集pH值、温度和压力的数据。它会在 12 到 72 小时内从参与者的粪便中排出。研究人员很快观察到个体之间肠道环境和转运时间的显著差异。胶囊在一部分人的小肠中需要 2 个小时的旅行时间,而在另一部分人的小肠中需要 10 个小时。小肠中吸收了大部分营养物质,小肠中旅行时间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多少,以及有多少营养物质传递到肠道细菌开始发挥作用的大肠。他们的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微生物群,也可能解释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反应。
根据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2020 年全球约 1/10 的新发 2 型糖尿病和 1/30 的新发心血管疾病或可归因于摄入含糖饮料。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饮食数据库(Global Dietary Database)的数据,该数据库包含基于个体饮食调查对含糖饮料摄入的估算数据,以及关于肥胖和糖尿病患病率的数据,包含 450 项有关含糖饮料的调查,涉及来自 118 个国家的 290 万个体。研究人员估计在 2020 年全球有 220 万 2 型糖尿病新发病例和 120 万心血管病新发病例可归因于这些饮料。在所有因 2 型糖尿病而死亡的人中,约 5.1% 是由含糖饮料导致,在所有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中,约 2.1% 由含糖饮料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