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太空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7月29日 16时55分 星期二
来自盲点
仙女座大星系近旁发现被称为 SDSO1 的星云。根据一篇预印本,SDSO1 可能并非来自仙女座,而是位于银河系内的一个古老行星状星云,被命名为「幽灵行星状星云」(Ghost Planetary Nebula, GPN)。这项研究由多位业余天文摄影师联合完成。研究团队透过影像显示的弓形震波与尾迹结构,并比对银河系内,距离地球约 600 光年的共生双星 EG Andromedae(仙女座EG)的位置与特性,推论这片云气正是由该双星系统在数十万年前抛出的壳层所形成,进而成为行星状星云。分析显示,仙女座EG 以每秒约 107 公里的速度穿越星际介质,因而产生壮观的弓形结构与长达 45 光年的尾迹。这类行星状星云在演化后期已极度稀薄而黯淡,但因与周围介质的高速交互作用才显现,SDSO1 也因此成为已知首个被提出的幽灵行星状星云案例。研究团队还辨识出银河系内另有 7 个具有类似特征的幽灵行星状星云候选天体,显示这类古老天体可能比我们以往认为的更为普遍。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7月29日 15时34分 星期二
来自精灵王之女
根据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教育并不能延缓认知衰退。对 170,795 名 50 岁以上参与者的 407,356 份情景记忆评分和 6,472 人的 15,157 次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数据分析发现,教育程度与更好的记忆功能、更大的颅内体积相关,但并不能阻挡岁月对大脑的侵蚀。无论学历高低,大脑都会以相似的节奏慢慢萎缩,认知能力也会同步下滑。教育给了你一个更好的起跑线,但并不能改变衰老这场马拉松的节奏。虽然读书不能让你永葆青春,但至少能让你在变老的路上保持更清晰的头脑。

生物技术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7月29日 14时37分 星期二
来自致命的发动机
中科院研究团队对人体组织蛋白质的分析发现,早期衰老发生在 30 岁左右,45-55 岁之间衰老加速。蛋白质稳态的失衡是衰老进程中标志性的分子特征之一。深度分析发现,30 岁左右为衰老轨迹的初始分水岭——肾上腺组织率先呈现衰老特征,提示内分泌稳态失衡或为早期驱动力;同期主动脉亦出现稳态偏移,进一步印证了它作为“衰老哨兵”的先锋定位。45 岁至 55 岁被确认为衰老进程的里程碑式转折点,大多数器官蛋白质组在此阶段经历“分子级联风暴”,差异表达蛋白呈爆发性激增,标志其成为多器官系统性衰老的关键生物学转变窗口。主动脉蛋白质组在此过程中的重塑最为剧烈,其分泌组与循环血浆蛋白质组动态谱呈现强共演变特征,提示衰老相关分泌因子可能是介导衰老信号系统性传播的枢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