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9月24日 21时00分 星期三
来自摩若博士岛
根据发表在《Journal of Eth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通过镜头捕捉到类似人类三人行的罕见鲨鱼交配情景。作为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博士后 Hugo Lassauce 观察了鲨鱼一年时间,在一次观察中他发现海底沙滩上两只雄性豹纹鲨抓住了一只雌性的胸鳍,这是典型的交配前求偶行为。Lassauce 在水中待了一个小时,几乎冻僵,终于记录到了两雄一雌的交配过程:一只持续了 63 秒,另一只持续了 47 秒。然后两只雄性筋疲力尽的躺在水底不动,而雌性则精神抖擞的离开了。Lassauce 使用了两台 GoPro Hero 5 相机,他记录到交配前三只鲨鱼几乎一动不动的持续了近一小时,之后才开始交配。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9月24日 18时06分 星期三
来自三把锁的门:量子世界奇遇记
根据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冰比液态水更能有效溶解铁矿物。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在气候变暖导致永久冻土融化的情况下,许多北极河流正在变成铁锈色。研究指出,相比于 4℃ 的水,-10℃ 的冰从常见矿物中溶解出的铁更多。这挑战了长期以来“极寒环境会减缓化学反应”的观念。“这听起来可能不合直觉,但冰并不是被动的。”论文通讯作者、瑞典于默奥大学的 Jean-François Boily 表示,“结冰时,冰晶之间会产生微小的液态水囊。这些水囊就像化学反应器,化合物在其中浓缩且酸性极强。这意味着即使在 -30℃ 的低温下,它们也能与铁矿物发生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冰并非一种被动的储存介质,而是一个活跃的参与者。随着极地和山区的冻结与融化事件增加,冰对生态系统和元素自然循环的影响可能非常重大。

太空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9月24日 18时02分 星期三
来自超能第七感·碰撞
天文学家利用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星系 CAPERS-LRD-z9 的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存在时间为大爆炸后约 5亿年,创下所知最遥远黑洞纪录。研究团队认为,在搜寻黑洞的研究中,这次发现已接近观测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虽然有更遥远的超大质量黑洞候选天体,但始终未发现黑洞特有的光谱特征,而本次研究的观测数据终于提供了解答。更令人瞩目的是,星系 CAPERS-LRD-z9 中心黑洞的质量十分庞大。估计约达太阳质量的 3 亿倍,几乎相当于星系内所有恒星质量的一半。即便在超大质量黑洞族群分布中,也是属于异常的庞大。发现在大爆炸后仅数亿年就出现质量如此巨大的黑洞,为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成长机制提供关键线索。理论上后期宇宙中的黑洞有充裕的时间透过吸积与合并逐步增长,但若要在宇宙演化早期就达到此质量,意味着黑洞的增长速度远快于既有模型的预测,或者是种子黑洞一开始形成的质量就非常庞大。

月球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9月24日 17时50分 星期三
来自十二魔
月球在生锈,而这一切都是地球的错。科学家发现,从地球吹向月球的氧粒子会将月球矿物质转变成赤铁矿,也就是铁锈。澳门科技大学的行星科学家金子梁 (JIN Ziliang)表示,这一发现加深了研究人员对地月之间深层作用的理解,揭示了月球如何保存这些相互作用的地质记录。地球和月球大多数时间都沐浴在太阳的带电粒子流中,但每个月有五天地球会进入到太阳和月球之间,阻挡了大部分太阳粒子流,期间月球主要暴露于曾是地球大气一部分、后被吹入太空的粒子——这一现象被称为“地球风”。地球风包含了各种元素的离子,如氢、氧和氮。当这些带电粒子撞击月球表面时,它们可能会进入月球土壤的上层,触发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