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太空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07月06日 20时46分 星期日
来自力量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证据,证实一颗 Ia 型超新星是由「双重爆炸」机制产生:白矮星在尚未达到临界质量的情况下,先由表层的氦引发第一次爆炸,再触发核心的第二次爆炸。Ia 型超新星是源自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爆炸事件。当白矮星从伴星吸积足够物质、达到所谓「钱卓极限」(Chandrasekhar limit)时,便会发生剧烈的热核爆炸,产生稳定且明亮的超新星光度。触发这类超新星的精确机制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模拟研究显示,至少部分 Ia 型超新星可能源自于尚未达到临界质量就发生的「双重爆炸」机制。在这一模型中,白矮星表面首先积聚一层由吸积而来的氦,当氦层变得不稳定时会率先引爆,产生一道向内传递的冲击波,进而触发核心的第二次爆炸,造成整体超新星事件。科学家观测了位于大麦哲伦星系内的超新星遗迹 SNR 0509-67.5,发现了两层明显的钙元素壳层,正是双重爆炸所留下的指纹。这是首次在观测中清楚辨识出这种结构,证实双重爆炸机制确实存在,也显示白矮星可在未达临界质量前即发生爆炸。这一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 Ia 型超新星的形成多样性,并进一步提升对宇宙距离测量与重元素起源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