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医学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22日 18时28分 星期三
来自天风怒
辉瑞抗病毒药 Paxlovid 是抗击 COVID-19 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将未接种疫苗的高重症风险患者的住院和死亡相对风险降低 89%。但随着这种方便药物在美国使用量的增加,令人不安的反弹病例报告也出现了——那些在感染早期服用药物的人一开始感觉更好,甚至测试呈阴性,但是在几天后又开始出现症状,测试结果也变成了阳性。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现象有多普遍,但它肯定出现在一定比例使用 Paxlovid 治疗的患者身上。5 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甚至针对反弹报告发布了健康警告。但是随着认识的加深,很明显未经 Paxlovid 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反弹。研究人员指出,在辉瑞对 Paxlovid 的临床试验中,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中都有约 1% 到 2% 的患者出现反弹。这一现象引起了一系列疑问。反弹是否是重燃的感染?人们是否仍具有传染性?是否需要恢复隔离?是否再次面临重症风险?免疫系统是否未能做出有效反应?病毒是否变异产生对 Paxlovid 的抵抗?omicron 变种是否引起更多的反弹?到目前为止,有限的数据难以回答这些问题。但美国 NIH 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发表在预印本平台的研究提供了有关 COVID 反弹的令人鼓舞的消息。研究包括 7 名反弹患者的数据,其中 6 人接受 Paxlovid 治疗,1 人未接受治疗,没有发现抵抗 Paxlovid 的突变、病毒复制失控或免疫反应减弱的证据。
科学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22日 17时03分 星期三
来自神们自己
一项新突破让物理学家能创造出一束原子,其行为方式与激光相同,理论上可以“永远”保持不变。这种原子激光来自于被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的物质状态。BEC 是通过将玻色子云冷却到略高于绝对零度的低温创建的。在如此低的温度下,原子在下降到它们可能的最低能量状态后不会完全停止,粒子的量子特性将不再互相干扰;它们彼此靠得很近,以至于产生某种重叠,从而形成高密度的原子云,其行为就像一个“超级原子”或者物质波。然而 BEC 非常脆弱;即使是光也能破坏它。鉴于 BEC 中的原子是用激光冷却的,这通常意味着 BEC 的存在转瞬即逝。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设法实现的原子激光器都是脉冲的,不是连续的。且只能在需要生成一个新的 BEC 时触发一个脉冲。为了创建一个连续的 BEC,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意识到需要改变一些东西。物理学家 Florian Schreck 解释说:“在之前的试验中,原子的逐渐冷却都是在一个地方完成的。在新设置中,我们决定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冷却步骤,而是在空间上实现它:我们让原子移动通过连续的冷却步骤。”“最后超冷原子到达试验的核心,可用它们在 BEC 中形成连续的物质波。但是在这些原子被使用的时候,新的原子在补充 BEC 的路上。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让这个过程持续进行——基本上可以直到永远。”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22日 16时35分 星期三
来自巨龙之日
科学家发现木星内部充满了小行星的残骸,在扩张成为今天所见的庞然大物的过程中,这颗气态巨行星吞噬了这些小行星。这项发现来自对木星多云外层大气下化学成分的首次清晰观察。在发表在《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期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 NASA 朱诺号太空探测器收集到的引力数据一窥木星模糊的云层。数据能绘制出巨行星核心的岩石材料,他们发现重元素的丰度之高令人吃惊。化学成分表明木星吞噬了小行星或微星以扩张自身。研究人员结合了朱诺号及其前辈伽利略号收集到的数据——大部分数据主要是朱诺号收集到的——建立了木星内部的计算机模型。朱诺号探测器在轨道的不同点位测量了木星的引力场。数据显示,木星吸积的岩石物质含有高浓度的重元素,这些元素形成了致密的固体,因此比气态大气具有更强的引力效应。研究团队绘制出行星重力的微小变化,了解岩石物质在木星内的位置。研究人员的模型显示,木星内存在的重元素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 11 到 30 倍(占木星总质量的 3% 到 9%),这比预期的要多得多。

新模型指出,因为卵石吸积理论无法解释如此高浓度的重元素,所以木星起源于微星吞噬。如果木星最初是由卵石形成的,那么一旦它足够大,最终开始的气体吸积过程就会立即结束岩石吸积阶段。这是因为不断增长的气体层会产生压力屏障,阻止外部卵石被拉入行星内部。这种被缩短的岩石吸积阶段可能会让木星的重金属丰度或者金属丰度远远低于研究人员计算的结果。即使在气体吸积阶段开始之后,微星也可能被木星的核心捕获;那是因为对岩石的引力会大于大气施加的压力。研究人员表示,小行星理论提出的这种岩石物质和气体的同时吸积是木星内高水平重元素的唯一解释。此项研究还得到了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木星的内部无法很好地同高层大气融合,这与科学家此前的预期截然相反。木星内部的新模型表明,这颗行星吸收的重元素很大程度上仍然靠近其核心和低层大气。研究人员曾假设对流混合了木星的大气层,因此木星核心附近的较热气体会上升到外层大气,在冷却之后又沉降下来;按照这一假设重元素会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大气中。然而木星的某些区域可能会有较小的对流效应,需要更多的研究确定气态巨行星大气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发现也可能会改变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起源故事。
医学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22日 15时06分 星期三
来自繁星若尘
中国疾控中心上周六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奥密克戎检测呈阳性后住院的超过 3.3 万名患者中,有 22 人出现重症。根据这项 3 月 22 日至 5 月 3 日在上海四家医院进行的研究,所有出现重症的患者均超过 60 岁,并且有基础性疾病。研究作者写道,该研究“为完善新冠公共卫生战略提供了证据”,以避免医疗资源不堪重负,但没有提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