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1日 21时43分 星期六
来自银色金属恋人
孟加拉国贾格纳特大学(JNU)与中国上海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揭开了孟加拉国鲥鱼性逆转之谜。研究团队在帕德玛河、梅克纳河和孟加拉湾6个地区收集了 203 条鲥鱼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其中7条样本的生殖组织中同时存在精子和卵子,证实了鲥鱼的性逆转现象。研究表明,鲥鱼在生命的第一年以雄性身份繁殖,随后迁往海洋觅食,并在海洋中逐渐转变为雌性,第二年返回河流繁殖。

英国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8日 20时41分 星期五
来自再会,谢谢所有的鱼
英国 Essex 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父亲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这也影响到了父女之间的关系,而去公园散个步有助于在父女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研究人员访谈了 14 名出生于 1950-1994 年之间的女性。出生于 1950 年代的女性谈论父亲时主要是谈他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作为父母父亲这一角色处于边缘地带。出生于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的女性则在成长过程中与父亲建立了更紧密的情感联系。她们谈论了参与散步、游泳和骑车等活动时与父亲亲密无间的故事。尽管父亲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但受访者表示父女关系仍然是父亲的偏好为中心。研究表明,女儿总是在寻找一种与父亲更亲近的方式,而父亲直到最近才重视这一点。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8日 17时06分 星期五
来自三个太阳
公元 79 年 8 月,维苏威火山的突然喷发摧毁了意大利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座古城。考古学家于 2020 年在赫库兰尼姆一名遇难者头骨中发现了深蓝色玻璃状物质,这是人类大脑在极端条件下瞬间转化为玻璃的结果。这种现象极为罕见。因为要形成玻璃,物质必须被迅速加热到至少510摄氏度,然后急速冷却,以防止晶体结构的形成。对于含有水分的有机物来说,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自然发生。这名死者当时躺在奥古斯都学院的床上,被突如其来的火山灰云瞬间吞噬。普通的火山碎屑流温度不会超过 465 摄氏度,并且冷却速度较慢,不足以导致如此剧烈的变化。科学家推测,是维苏威火山喷发时释放出的超高温火山灰云造成了这一切。这些火山灰云不仅温度极高,而且来去匆匆,它们迅速提升了人体温度,随后又快速消散,导致环境温度骤降。在这种极端条件下,遇难者脑组织瞬间经历了从液态到固态的直接转换,形成了独特的有机物玻璃,而他的头骨为这份珍贵的大脑标本撑起了保护伞,长久地留存了下来。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7日 22时20分 星期四
来自星火
衰老可分为内源性(即随时间推移的自然衰老)和外源性衰老,后者主要由紫外线照射等环境因素引起。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是多种激素作用的靶点,直接受控于这些激素,其本身也是除传统内分泌腺体外最主要的激素生产器官之一。多个生物通路会引发皮肤衰老,例如结缔组织降解(导致皱纹)、干细胞存活以及色素流失(导致头发变白)等,研究发现,部分激素具有抗衰老作用,未来可能被用于防止皮肤衰老。研究人员分析了几种调控皮肤衰老的重要激素,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雌激素、类维生素A和褪黑素。其中,褪黑素因其分子小、价格低廉、耐受性好,同时兼具抗氧化和线粒体代谢调节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衰老物质。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7日 15时31分 星期四
来自三把锁的门:量子世界奇遇记
一项新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极端高温下可能会加速老年人的生物学衰老。生物学年龄是衡量人体在分子、细胞及系统水平上运作状况的指标,它不同于基于出生日期的时间年龄。 生物学年龄高于时间年龄通常意味着更高的疾病和死亡风险。虽然长期以来,暴露于极端高温已被证明会带来健康风险,包括更高的死亡率,但高温与生物学衰老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清楚。研究人员分析了 3600 多名年龄在 56 岁及以上的“美国健康与退休研究(HRS)”参与者的生物学年龄变化情况。研究人员在为期六年的研究期间,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参与者的血液样本,分析其表观遗传变化,并估算每个时间点的生物学年龄。随后,他们将参与者的生物学年龄变化与其所在地 2010 至 2016 年间的热指数历史记录和美国国家气象局报告的高温天数进行比对。研究结果显示,居住在较多高温天数地区的个体,其生物学年龄增加的幅度显著高于较少高温天数的地区,这一关联在控制了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以及生活方式(如体育活动、饮酒和吸烟)等变量后仍然存在。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7日 15时12分 星期四
来自银色金属恋人
佩托悖论(Peto's paradox)指在物种水平上,癌症的发生率似乎与生物体中的细胞数量无关。例如尽管鲸鱼的细胞数量多于人类,但人类的癌症发病率远高于鲸鱼。本周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再次否定了佩托悖论。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四大动物类群的 263 个物种的癌症数据。结果显示体型较大的动物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都更高。研究人员还发现,像大象这样在较短的进化时间尺度上迅速进化为大型的物种,发展出了更好的天然抗癌机制。大象的癌症风险与老虎大致相同,而老虎的体型仅为大象的十分之一。平均而言,大型物种比小型物种更容易患癌症。但有一小部分物种的癌症发病率远高于或远低于其体型所预期的水平。普通虎皮鹦鹉的癌症发病率比其体型所预期的高出40多倍,而其体重不足 30 克。而裸鼹鼠几乎没有任何癌症记录。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6日 18时29分 星期三
来自薄红天女
一项对全球 54 项睡眠研究的分析发现,小型、非工业化社会的人实际上比工业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人睡得更少。人们通常认为,大屏幕电视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兴起意味着现代人的睡眠时间比过去更少,这就是所谓睡眠不足流行病。但许多报告“过去几十年睡眠时间减少”的研究基于询问人们的睡眠时间,这是一种不可靠的测量方法。基于更可靠测量方法的研究,如使用身体活动监测仪或利用电极监测脑电波,在近几十年来同样没有发现睡眠时间减少。这些研究都是在工业化国家进行的。一个问题是,在工业化之前人们的睡眠时间是否更长?随着手腕式活动监测器的出现,在非工业化社会研究睡眠变得更加容易。这些研究揭示了惊人的短睡眠时间。例如,在狩猎采集者中,桑人每晚平均睡眠时间为 6.7 小时,哈扎人为 6.2 小时,巴亚卡人为 5.9 小时。迄今发现的睡眠时间最少的是纳米比亚的辛巴人,每天睡 5.5 小时。研究人员将工业化社会较长的睡眠时间和较高的睡眠效率归因于更有利的睡眠环境。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5日 21时20分 星期二
来自彩虹尽头
一项研究发现,连续 5 天沉溺于摄入巧克力、薯片以及其他垃圾食品,会使大脑活动产生缓慢且持续的变化,最终导致的大脑模式与肥胖者的相似。研究还发现,在健康年轻男性中,垃圾食品虽然改变了大脑模式,但他们的体重和身体成分,如肌肉、骨骼、脂肪等的含量并未改变。在人类进食后,胰腺会释放胰岛素帮助代谢。其中部分胰岛素进入大脑,抑制食欲。部分肥胖者的大脑对胰岛素的反应会减弱,即出现了“大脑胰岛素抵抗”,从而影响食物摄入。研究人员招募了 29 名健康的男性志愿者,其中 18 人连续 5 天维持高热量饮食。研究人员利用血流成像监测参与者大脑活动情况,分别在 5 天实验开始前、结束时以及结束一周后进行成像。每次成像前,志愿者通过胰岛素鼻喷剂提高大脑中的激素水平。结果发现,5 天实验结束时,摄入垃圾食品组的志愿者与饮食变化和奖励反馈相关的 3 个脑区的活跃度高于对照组。这种大脑活动模式与肥胖或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大脑活动模式相似,后者可能导致 2 型糖尿病。而实验结束 7 天后,摄入垃圾食品组的志愿者与记忆和食物视觉信号反应相关的两个脑区活跃度较低。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1日 22时06分 星期五
来自诺比与平行宇宙的钥匙
地球上的生命演化持续受到来自地表及宇宙射线辐射的影响。邻近地球的超新星爆发可能会使地表接收的辐射强度提高好几个数量级,对生命演化产生深远影响。超新星爆发会将放射性铁-60 传播到地球。研究人员发现,距今约 200 至 300 万年前,一颗邻近地球的恒星产生超新星爆发,释放出放射性铁-60。而根据一项针对非洲东非裂谷湖泊病毒多样性的研究显示,该区域的病毒在约 250 万年前经历了显著的多样性变化。虽然目前无法直接证实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但它们出现在相同的时间,研究团队认为值得关注。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1日 16时18分 星期五
来自异形博恩
英国研究人员从 UK Biobank 数据库中筛选出 454,796 名参与者,详细询问了他们喝热饮(茶和咖啡)的情况,同时收集了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吸烟、喝酒、运动情况)、健康状况以及饮食摄入等个人数据。研究人员通过和国家癌症登记处的数据进行关联,确定了这些参与者中食管癌的发病情况,并将病例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EAC)两种类型。结果显示,喝热或很热的饮品是 ESCC 的一个风险因素,而且喝得越多,风险越高;不过并没有发现热饮温度和 EAC 的发病之间存在明显联系。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1日 15时34分 星期五
来自微光城市
2021 年 12 月底,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表了一份通报,称对 35 名涉嫌论文造假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处罚。该医院的年轻医生从论文工厂购买了假论文以满足工作和获得更高职称的要求。《自然》新闻团队的调查发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全世界撤稿率最高的机构。从 2014 年到 2024 年,该医院发表的论文中超过 100 篇占 其总数的 5% 被撤稿。这一撤稿率比全中国的平均撤稿率高出一个数量级,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 50 倍。撤稿率前十的机构有七家来自中国,其中包括第二的河北沧州中心医院、第三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第五的潍坊人民医院、第六的临沂人民医院、第八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九的齐齐哈尔医学院。其它三家机构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亚。

微软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20日 15时56分 星期四
来自勇者物语
微软宣布了其首款量子计算芯片 Majorana 1。微软表示,开发 Majorana 1 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即所谓的“拓扑体”。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是量子比特(qubits),这是量子计算中的信息单位,类似于今天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问题在于,量子比特相当脆弱,并且对环境噪声非常敏感,可能导致计算错误或数据丢失——对于计算机来说是毁灭性的结果。这是量子计算目前发展缓慢的核心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的量子芯片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创造所谓的“世界首个拓扑体”,得以观察和控制马约拉纳粒子,从而产生更可靠和可扩展的量子比特。微软透露这种拓扑体使用砷化铟(半导体)和铝(超导体),通过逐个原子设计和构建拓扑导体线材——所谓“量子时代的晶体管”。微软解释称,当拓扑导体线材被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并通过磁场调谐时,会在两端形成马约拉纳零能模(MZMs)。马约拉纳量子比特比其他替代品更稳定。它们快速、小巧且可以数字控制,并具有独特的属性,可以保护量子信息。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19日 23时41分 星期三
来自神童的陷阱
思科的调查发现,97% 的 CEO 计划整合 AI。麦肯锡调查的公司中有 92% 计划未来三年加大生成式 AI 的投资。越来越多的招聘金融专业人才的职位描述中也都提及了 AI。研究人员分析了 LinkedIn、Glassdoor、Indeed、Job2Careers 和 ZipRecruiter 等求职网站上发布的 6,000 个 CFO 相关职位,其中包括 CFO、财务主管、财务计划和分析,以及会计师。2025 年 1 月的 1,000 个 CFO 职位招聘信息中,其中 27% 提及 AI;相比下去年同期是 8%。在 2025 年 1 月的财务计划和分析职位招聘信息中,35% 将 AI 作为能力要求的一部分;相比下去年同期是 14%。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18日 22时27分 星期二
来自月海沉船
澳大利亚北部和东南亚茂密的雨林中生活着一种吸食果实的吸果蛾,它的翅膀虽然是扁平光滑的,但通过制造光学幻象,让自己看起来像一片三维的树叶,甚至有凸起的中脉。吸果蛾伪装成树叶的形状是为了欺骗捕食者,尤其是鸟类,让其以为它不是食物。虽然吸果蛾在1877年就被首次发现,但直到现在,人们还认为这种相似是由色素和身体形状造成的。西澳大利亚大学珀斯分校的生物学家 Jennifer Kelley 表示,吸果蛾翅膀的鳞片是一种纳米结构,模仿了光滑弯曲的叶子表面上的高光,这是一种结构着色,与彩虹形成的机制相同。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18日 16时12分 星期二
来自雾影1:雾影边境
为什么吃饱之后仍然想吃甜食?德国马普代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小鼠对糖的反应,发现完全饱腹的小鼠仍然吃甜点。对大脑的研究表明,POMC 神经元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旦给小鼠喂食糖,促进它们的食欲,这些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当小鼠吃饱吃糖时,POMC 神经元不仅释放刺激饱腹感的信号分子,还释放一种人体自身的鸦片制剂:β-内啡肽。它会引发奖励感,导致小鼠即使吃饱了也会吃糖。当小鼠吃额外的糖时,大脑中的阿片通路被特别激活,但当它们吃正常或高脂肪食物时则不会被激活。当研究人员阻断这条通路时,小鼠就不再吃额外的糖了。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大脑中同样的区域也会对糖产生反应。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18日 14时50分 星期二
来自其主之声
在老年和中年小鼠中,长期禁食继续展现出对代谢的积极影响,如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性。但在青年小鼠中,长时间禁食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轻断食”是指只在特定时间吃东西的饮食策略,比如一天中只在固定的 8 小时内进食,或者一星期有两天不吃饭。科学家们发现,很多“轻断食”方法不仅能帮助人们控制体重,还对控制血糖、血压和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多好处,甚至与长寿有关。但小鼠实验发现,这种间歇性禁食方式虽然有诸多好处,对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个体来说,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长期间歇性禁食会破坏年轻小鼠胰岛β细胞的发育,反而增加了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17日 20时24分 星期一
来自人猿泰山之英雄归来
一项新研究认为,人类或许并非超凡的存在,而是地球自然演化的结果。这个研究尝试推翻有数十年历史的「Hard-Steps理论」,该理论认为智慧生命的出现是一个极低机率的事件,研究的新解释提高了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的可能性。Hard-Steps理 论由理论物理学家在 1983 年提出,认为人类演化所需时间相较于太阳寿命过于漫长,显示智慧生命出现的机率极低,因此宇宙中类似人类的存在极为稀少。生物演化步骤中若有某些关键步骤所需时间过长(即所谓的 Hard Step),则智慧生命的出现机率会极低,基于此,Hard-Step理论预测宇宙中几乎没有其他智慧文明存在。新研究挑战了 Hard-Steps理论的演化单一性与低机率性假设。传统观点认为,生命起源、氧合光合作用、真核细胞、多细胞性及智人的出现都是「演化单一性」,即只在地球历史中出现过一次,因此被视为低机率事件。然而,研究深入探讨了这种单一性可能由于地质时间尺度上的讯息遗失或演化竞争优势所致。例如,若其他独立演化的生命形式在早期地球环境中灭绝,则现代生物多样性中仅存的分支会给人单一性的错觉。此外,首次出现的物种可能在生态位上占据优势,抑制后续重复出现的机会,这种「演化优势」使单一性显现出极低机率。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17日 20时04分 星期一
来自临渊而立
人类的大脑日益受到现代技术的冲击。注意力经济专家 Dan Nixon 说,我们的精神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支离破碎和更分散,“APP 和通知在不断争夺注意力,将我们的注意力货币化。”据估计,数字宇宙规模每两年翻一番,每天产生 2.5 quintillion 字节的数据。大部分数据都在我们的指尖。人们每天在 PC、笔电、平板、手机、电视和游戏机等设备上的屏幕时间从 2012 年的 9 小时增加到 2019 年的 11 小时,其中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增加了约两个小时。对注意力不断增长的需求受到了注意力供应有限的限制。试图吸收太多内容会对我们的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在刺激之间切换会缩短注意力,超出大脑负荷会导致精神疲劳、记忆力受损和压力增加。数字干扰会阻碍创造性思维,信息过载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会削弱恢复能力。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17日 15时23分 星期一
来自少女骑士变身记
水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种基本形态。实际上水还拥有更多形态,其中一些仅在高温高压下出现,被称为奇异态。15 年前,科学家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了“塑性冰七(Plastic ice Ⅶ)”的存在。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借助位于法国劳厄-朗之万研究所内先进的中子光谱仪等设施,首次观测到这一形态。塑性态是一种混合态,兼具固态和液态的特性。在“塑性冰七”内,水分子形成刚性立方晶格——就像在“冰七”(一种立方结晶冰形,降至室温后可在3GPa以上由液态水形成)内一样,但同时又表现出液态水内的皮秒旋转运动。这种奇特形态出现在 177℃—327℃ 高温、0.1GPa—6GPa(1GPa=10亿帕)的压力环境下。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2月13日 15时29分 星期四
来自星球卫士
欧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远镜(KM3NeT)项目团队报告检测到了迄今能量最高的宇宙中微子,其能量估计比此前检测到的任何中微子高约 30 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粒子来自银河系之外,但其准确来源尚不明确。2023 年 2 月 13 日,深海宇宙线天体粒子研究探测器(ARCA)发现了高能缪子的信号。研究人员估计,这一粒子能量约为 120 拍电子伏(PeV,1 PeV=10^15 电子伏),而产生这个缪子的中微子能量甚至更高,约 220PeV。它穿过了整个探测器,并在超过 1/3 的活性传感器中产生了信号。其轨迹的倾斜度与巨大的能量相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该缪子起源于在探测器附近相互作用的宇宙中微子。这一事件被命名为 KM3-230213A。